今天是: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近日在学校后勤精心组织下,各食堂开展了践行“光盘行动,不负美好‘食’光”系列公益活动,参与的学生有8000余人次。

在东区食堂,19日至23连续五天开展了主题为“餐盘‘零’余量,青春‘满’能量”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就餐的同学凭“光盘”就可以参与食堂组织的“欢乐套圈”“幸运大抽奖”等活动,获取水果、豆浆、饮料、餐券等奖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参加热情高涨。视觉传达241班段文雅同学表示,“这次光盘公益活动形式新颖,参与度高,希望食堂多开展类似活动,吸引更多师生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伙管会也会加大宣传,号召身边的同学加入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

   四食堂开展了“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光盘套圈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兴趣盎然、踊跃参加二食堂开展了“我光盘、我骄傲、我签到”光盘送水果活动,师生在享用免费汤、免费米饭时,都能做到适量添加,不浪费一粥一饭,把节粮、爱粮、惜粮落在每个细节,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区块链221班的梁烨同学表示,“在四食堂凭光盘参与有奖活动,特别有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行动中来,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后勤保障处积极发挥食堂育人功能,主动融入“三全六专”育人实践,重赋能,充分利用餐桌、宣传栏等载体,张贴横幅摆放宣传展板海报,加大反食品浪费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光盘打卡”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师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积极营造绿色健康、节约环保的校园餐饮文化新风尚。

(文:裴俊、吕磊、段珍珍;图:宣传部、各食堂;编辑:谢红翠;预审:高潮;审核:李敬华)


523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守香教授一行四人来校专题调研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亲切接见了陆守香一行并陪同调研,后勤保障处处长李敬华、宿舍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参加。

张开炳简要介绍了我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及学校在学生宿舍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宿舍安全稳定工作,近年来学校在硬件方面通过升级改造原有的智能控电系统、学生宿舍消防报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门锁系统推进学生宿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在软件方面,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每月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大检查、消防设施检查、消防应急演练等形式全力保障学生住宿安全。

李敬华详细介绍了我校学生宿舍智能控电系统的功能、日常维护、监督管理、节能效果等情况。他指出,我校在学生宿舍智能控电系统方面起步早、投入少、成效好。该系统运行已20多年,运行一直稳定,从未发生一起用电安全事故,目前已经升级为第三代。

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后勤服务大厅、学生宿舍等场所进行实地考查。

陆守香一行对我校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感谢,表示将借鉴我校成功做法,并期待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


(文/图:洪飞;编辑:谢红翠;预审:李四军;审核:李敬华)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20日学校在图书馆201会议室开后勤、基建领域集体廉政教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出席会议作集体廉政谈话校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综合管理室主任汪丹莉作廉政教育。后勤保障处、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理委员会、校园基本建设办公室、资产经营公司科级以上干部,两个校区的经营服务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并签订廉洁承诺书。会议由后勤党总支副书记李四军主持。

张开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后勤、基建领域党员干部要强化不松懈的认识、增强不犯错的意识、杜绝不规范行为、克服不想干念头,充分理解监督是保护、批评是爱护、教育是呵护、查处是救护,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高质量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后勤、基建高质量发展。张开炳要求在校经营服务单位“开动脑筋干”提高服务质量、“瞪着眼睛干”防范风险隐患、“挺直腰板干”拒绝不正之风,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参与者,改进工作作风的监督员,切实维护师生权益,保障事业发展。

汪丹莉结合《2025年省属本科院校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进行廉政教育,她要求后勤、基建领域党员干部以严格的党纪党规约束自己,用彻底的自我革命锤炼自己,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始终发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会上,处级干部代表高潮、科级干部代表杨杰、经营服务单位代表许剑云分别作廉政表态发言。与会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章节,观看《反腐为了人民》廉政警示教育片。

(文:谢红翠;图:许鹏:审核:李敬华、李四军)

三月春风似金剪,裁出江南草木新。311日,校附属幼儿园组织开展主题为“植一片新绿,绘美丽校园”亲子植树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俯身执铲,与稚子共绘青绿长卷。后勤保障处负责人、综合保障党支部全体党员、校园管理中心和万豪物业工作人员、校附属幼儿园师生及幼儿家长们齐聚现场,携手种绿,共筑希望。

上午9点,植树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种植区域,化身“小园丁”,与家长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提桶浇水,每一道工序都认真细致,每一个环节都满怀期待。当看到新栽的树苗迎风挺立时,孩子和家长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活动最后,小朋友们和家长一同为亲手种植的树苗挂上精心制作的名片,并合影留念。

此次植树活动既是“播种希望、环境育人”的家园共建活动,也是“植树护绿、收获幸福”的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校园增添了新绿,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今后,校附幼将继续探索更多的环保教育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绿色美好、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文:秦雨;图:各班级;审核:李敬华、文学飞)

近日,安徽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员大会在马鞍山市召开。会上发布了安徽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共评选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6个优秀示范案例和9个优秀案例。经专家评审,我校申报的案例《数“智”来帮忙 守护好“食"光——安徽工程大学运用食材采购与分析智慧监管系统狠抓食堂成本核算及毛利率控制工作》和《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学生公寓信息化项目》在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安徽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实“三抓”工作要求,制定《安徽工程大学食堂原材料采购、使用及成本监控实施方案》,创新性开展食堂成本核算及毛利率控制工作,从源头抓食堂监管,致力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实践中坚持“核、比、查、算,堵、防、评、建”“八字诀”,食品安全和饭菜品质监管成效明显。为解决“费时费力”“不可持续”“无法复制和推广”等难题和困惑,学校主动拥抱数“智”化,开发食材采购与分析智慧监管系统,实现食堂与食材供应商之间从“订单-发货-送货-进货查验-签收-领用”全链条成本数据监控,学校能够精准掌握食堂的成本投入,全面掌握食材来源、品质和价格等情况,监控更精准、更便捷、更实效,让学生“吃得值、吃得好、吃得安全”。

为更好服务和关爱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让广大师生生活更便捷、出行更安心,学校在国际工程师学院学生公寓信息化建设中,集中整合门禁道闸、智能门锁、宿舍管理、用电管理、在线报修、一卡通消费、信息发布、校园安防和GIS地图等多个信息系统,达到日常运维、报修响应、归寝查询、视频回溯等多个场景成熟应用,让学生具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彭经伟、周芬;审核:李敬华、陈阳、高潮)


118日,2024年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行政楼112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出席并讲话,鸠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李欢应邀作校园消防安全培训报告,研究生部、学生处、保卫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辅导员、学生代表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张开炳指出,学生宿舍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安全关系到每个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明天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今天的启动仪式适逢其时。进行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营造“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良好氛围,是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张开炳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要通过主题班会、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要开展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对事故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巡查巡检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正常运行;要深入学生宿舍开展拉网式全面检查,将落实落细学生宿舍安全工作作为“赛马”重要内容,切实消除学生宿舍安全隐患,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鸠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李欢带领大家观看了《2023校园消防安全警示片》,并对消防安全隐患、火灾逃生的方法、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安全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

启动仪式上,学生处处长黄炜作2024年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动员讲话,保卫处处长文才新作119消防宣传月”动员讲话。


(文/图:仇晶晶;审核:李敬华、李四军)


为加快推进校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910日,后勤保障处邀请北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王文亮及芜湖市排水中心谢磊、任自强在A1215会议室向校领导专题汇报校园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校领导张志宏、卢平、苏国红、郑健、程双四、凤权、周虹屏出席会议,办公室、国资处、建工学院、后保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志宏首先感谢芜湖市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王院长团队和芜湖市排水中心暑期在烈日炎炎下,对学校进行多轮的实地踏勘和走访,将学校的实际需求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开展方案设计。指出要形成全员共识。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建设“海绵高校样板”,项目改造涉及范围广、时间紧、资金大,需要充分统一教职工思想,针对主大门两侧的景观改造要让教职工广泛参与,进行多方案比选;同时后勤保障处组织召开退休中高层领导及参与老校区建设前辈意见征集会,进一步完善改造方案。要找准核心。海绵城市改造的应有之义就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本次校园海绵化改造的核心就是彻底解决校园内部长期以来的积水问题,同时考虑校园内部环境提升和科普教育的功能。要细化方案。校园内部水系丰富,是学校一大宝贵财富,但水系整体循环不足,水质不高,本次改造需考虑让校内水资源“活”起来,提升校内水系水质;同时部分区域改造要结合交警意见,消除交通隐患。

卢平结合汇报方案指出,重点区域改造要协调统一。本次改造方案主要分7个区域共计19个点位,要注意后期迎检路线周边环境和重点打造区域的协调统一。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设计中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方案的实用性,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要结合这次改造将学校打造成国内最好的海绵校园之一。倒排工期争取项目、完善设计。针对改造项目时间短、任务重,后保处要按照验收迎检日期,倒排工期,细化各阶段任务,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改造。

会上,其余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方案分别提出宝贵意见,后期后保处在结合各方意见后,进一步完善改造方案,加快推进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据悉,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充分发挥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通过植物吸收和土壤过滤,减少雨水径流,增加地表的雨水蓄渗能力,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并通过铺设透水沥青和透水面砖材料,增加雨水渗透性,减少径流。

暑假期间,后勤保障处主动作为,积极对接芜湖市住建局排水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解决校园存在的排涝等问题、优化提升校园环境,会同专家前后十余次实地踏勘,形成初步改造方案,为争取改造资金、推进海绵建设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文:贺强;图:柴方松;审核:张开炳)

6月24日,学校爱国卫生与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图书综合楼2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出席会议,宣传部、学生处、研究生部、校团委、工会、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委会及各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后勤保障处处长李敬华主持。

郑健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高度重视师生人居环境改善,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校园建设,希望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站在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开展爱国卫生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属地相关业务部门指导下,实行“属地管理、统一协调、以生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构建“学校主导、部门协作、师生参与”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依法科学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都卓有成效。他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勇于担当、各负其责、统筹谋划,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传染病防控责任体系,确保师生健康、校园平安稳定。

后勤保障处副处长卢学根汇报了学校传染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传染病防控工作打算。 

(文:戴丽华;图:魏倩;审核:张开炳、卢学根)


为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学校后勤、基建领域法纪建设,5月21日在A104召开后勤、基建领域党纪学习教育暨纪法宣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程双四,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郭广春,巡察办主任纪天新出席会议。

郑健指出本次会议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的需要;是加强党风建设、党员廉洁从政的需要;是关心、爱护、保护干部的需要。会上他要求后勤、基建及相关领域的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解决“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的“三不”问题,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恪守底线,不越红线,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廉洁自律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严格执行,忠诚履职,做到知行、知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明白人”,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程双四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并以《明纪在心 守纪在行》为题讲纪律专题党课作纪法宣讲。他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什么、怎么做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教育引导与会人员要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建设良好的家教家风,净化朋友圈、工作圈和生活圈,摈弃侥幸心理和看戏心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大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后勤党总支、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委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及资产经营公司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后勤党总支书记张开炳主持。

(文:魏倩、谢红翠;图:柴方松;审核:张开炳)


4月24日由后勤保障处、校团委、保卫处主办,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三届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届校园安全知识竞赛以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守护为主题,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安全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本次活动得到全校学生热情响应,参与学生共达2500余人次,经过预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激烈角逐,共有8组参赛队伍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分为知识竞答和安全提案展示两大环节。第一轮知识竞赛环节包括必答题、抢答题两种形式,内容涵盖宿舍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比赛现场,选手们热情高涨,积极抢答,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与深厚的知识储备第二轮提案环节中,各组选手们通过PPT演讲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校园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后勤党总支书记张开炳在点评时表示,本次比赛现场氛围热烈,各组选手表现十分精彩。他以“满心欢喜”“提心吊胆”“满怀信心”总结参加活动和对于学生宿舍安全工作的认识,希望同学们深度融入“三全六专”实践,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存在的“抽香烟、拉电线、换椅子、挂床帘、打游戏、睡懒觉”状况,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行动,树立“预防胜于救灾”“安全不容侥幸”理念,处理好“公共场所与个人隐私”“悠闲生活与吃紧功夫”的关系,真正做到“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守护”,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和谐、文明、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


文:仇晶晶;图:校宿管会;审核:张开炳、李四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近日在学校后勤精心组织下,各食堂开展了践行“光盘行动,不负美好‘食’光”系列公益活动,参与的学生有8000余人次。

在东区食堂,19日至23连续五天开展了主题为“餐盘‘零’余量,青春‘满’能量”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就餐的同学凭“光盘”就可以参与食堂组织的“欢乐套圈”“幸运大抽奖”等活动,获取水果、豆浆、饮料、餐券等奖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学生参加热情高涨。视觉传达241班段文雅同学表示,“这次光盘公益活动形式新颖,参与度高,希望食堂多开展类似活动,吸引更多师生参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们伙管会也会加大宣传,号召身边的同学加入节约粮食的行动中来”。

   四食堂开展了“文明用餐,节约粮食”为主题的光盘套圈活动,活动现场同学们兴趣盎然、踊跃参加二食堂开展了“我光盘、我骄傲、我签到”光盘送水果活动,师生在享用免费汤、免费米饭时,都能做到适量添加,不浪费一粥一饭,把节粮、爱粮、惜粮落在每个细节,争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区块链221班的梁烨同学表示,“在四食堂凭光盘参与有奖活动,特别有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到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行动中来,牢固树立粮食安全人人有责的意识。”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后勤保障处积极发挥食堂育人功能,主动融入“三全六专”育人实践,重赋能,充分利用餐桌、宣传栏等载体,张贴横幅摆放宣传展板海报,加大反食品浪费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光盘打卡”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引导师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积极营造绿色健康、节约环保的校园餐饮文化新风尚。

(文:裴俊、吕磊、段珍珍;图:宣传部、各食堂;编辑:谢红翠;预审:高潮;审核:李敬华)


523日下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陆守香教授一行四人来校专题调研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工作。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亲切接见了陆守香一行并陪同调研,后勤保障处处长李敬华、宿舍管理中心相关人员参加。

张开炳简要介绍了我校后勤管理工作以及学校在学生宿舍安全防范等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宿舍安全稳定工作,近年来学校在硬件方面通过升级改造原有的智能控电系统、学生宿舍消防报警系统、智能监控系统和智能门锁系统推进学生宿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大力提升学生宿舍安全防范能力和水平;在软件方面,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通过每月开展学生宿舍安全大检查、消防设施检查、消防应急演练等形式全力保障学生住宿安全。

李敬华详细介绍了我校学生宿舍智能控电系统的功能、日常维护、监督管理、节能效果等情况。他指出,我校在学生宿舍智能控电系统方面起步早、投入少、成效好。该系统运行已20多年,运行一直稳定,从未发生一起用电安全事故,目前已经升级为第三代。

会后,与会人员前往后勤服务大厅、学生宿舍等场所进行实地考查。

陆守香一行对我校的热情接待和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表示感谢,表示将借鉴我校成功做法,并期待进一步加强交流,共同推动相关领域的进步。


(文/图:洪飞;编辑:谢红翠;预审:李四军;审核:李敬华)

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320日学校在图书馆201会议室开后勤、基建领域集体廉政教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出席会议作集体廉政谈话校纪委办公室副主任、综合管理室主任汪丹莉作廉政教育。后勤保障处、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理委员会、校园基本建设办公室、资产经营公司科级以上干部,两个校区的经营服务单位代表参加会议并签订廉洁承诺书。会议由后勤党总支副书记李四军主持。

张开炳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后勤、基建领域党员干部要强化不松懈的认识、增强不犯错的意识、杜绝不规范行为、克服不想干念头,充分理解监督是保护、批评是爱护、教育是呵护、查处是救护,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以高质量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后勤、基建高质量发展。张开炳要求在校经营服务单位“开动脑筋干”提高服务质量、“瞪着眼睛干”防范风险隐患、“挺直腰板干”拒绝不正之风,积极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做党风廉政建设的参与者,改进工作作风的监督员,切实维护师生权益,保障事业发展。

汪丹莉结合《2025年省属本科院校纪检监察工作要点》进行廉政教育,她要求后勤、基建领域党员干部以严格的党纪党规约束自己,用彻底的自我革命锤炼自己,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始终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廉始终发扬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切实担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会上,处级干部代表高潮、科级干部代表杨杰、经营服务单位代表许剑云分别作廉政表态发言。与会人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章节,观看《反腐为了人民》廉政警示教育片。

(文:谢红翠;图:许鹏:审核:李敬华、李四军)

三月春风似金剪,裁出江南草木新。311日,校附属幼儿园组织开展主题为“植一片新绿,绘美丽校园”亲子植树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俯身执铲,与稚子共绘青绿长卷。后勤保障处负责人、综合保障党支部全体党员、校园管理中心和万豪物业工作人员、校附属幼儿园师生及幼儿家长们齐聚现场,携手种绿,共筑希望。

上午9点,植树活动正式开始。孩子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种植区域,化身“小园丁”,与家长分工协作,挥锹铲土、扶苗填坑、提桶浇水,每一道工序都认真细致,每一个环节都满怀期待。当看到新栽的树苗迎风挺立时,孩子和家长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活动最后,小朋友们和家长一同为亲手种植的树苗挂上精心制作的名片,并合影留念。

此次植树活动既是“播种希望、环境育人”的家园共建活动,也是“植树护绿、收获幸福”的亲子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为校园增添了新绿,也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今后,校附幼将继续探索更多的环保教育活动形式,让孩子们在绿色美好、和谐温馨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文:秦雨;图:各班级;审核:李敬华、文学飞)

近日,安徽省高等院校后勤协会信息化建设专业委员会2024年会员大会在马鞍山市召开。会上发布了安徽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共评选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6个优秀示范案例和9个优秀案例。经专家评审,我校申报的案例《数“智”来帮忙 守护好“食"光——安徽工程大学运用食材采购与分析智慧监管系统狠抓食堂成本核算及毛利率控制工作》和《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学生公寓信息化项目》在评比活动中脱颖而出,分别入选安徽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优秀示范案例和优秀案例。

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实“三抓”工作要求,制定《安徽工程大学食堂原材料采购、使用及成本监控实施方案》,创新性开展食堂成本核算及毛利率控制工作,从源头抓食堂监管,致力于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在实践中坚持“核、比、查、算,堵、防、评、建”“八字诀”,食品安全和饭菜品质监管成效明显。为解决“费时费力”“不可持续”“无法复制和推广”等难题和困惑,学校主动拥抱数“智”化,开发食材采购与分析智慧监管系统,实现食堂与食材供应商之间从“订单-发货-送货-进货查验-签收-领用”全链条成本数据监控,学校能够精准掌握食堂的成本投入,全面掌握食材来源、品质和价格等情况,监控更精准、更便捷、更实效,让学生“吃得值、吃得好、吃得安全”。

为更好服务和关爱学生,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让广大师生生活更便捷、出行更安心,学校在国际工程师学院学生公寓信息化建设中,集中整合门禁道闸、智能门锁、宿舍管理、用电管理、在线报修、一卡通消费、信息发布、校园安防和GIS地图等多个信息系统,达到日常运维、报修响应、归寝查询、视频回溯等多个场景成熟应用,让学生具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彭经伟、周芬;审核:李敬华、陈阳、高潮)


118日,2024年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暨“119消防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行政楼112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开炳出席并讲话,鸠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李欢应邀作校园消防安全培训报告,研究生部、学生处、保卫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后勤保障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学院辅导员、学生代表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启动仪式。

张开炳指出,学生宿舍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宿舍安全关系到每个同学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幸福安宁,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明天是第33个全国消防日,今天的启动仪式适逢其时。进行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营造“全民消防、生命至上”的良好氛围,是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常态化和制度化。

张开炳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作措施;要通过主题班会、辅导报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全面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要开展消防安全技能培训及应急疏散演练提升应对事故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巡查巡检力度,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正常运行;要深入学生宿舍开展拉网式全面检查,将落实落细学生宿舍安全工作作为“赛马”重要内容,切实消除学生宿舍安全隐患,筑牢消防安全防线,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鸠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李欢带领大家观看了《2023校园消防安全警示片》,并对消防安全隐患、火灾逃生的方法、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等安全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

启动仪式上,学生处处长黄炜作2024年学生宿舍冬季安全大检查动员讲话,保卫处处长文才新作119消防宣传月”动员讲话。


(文/图:仇晶晶;审核:李敬华、李四军)


为加快推进校园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项目方案,910日,后勤保障处邀请北京建筑大学海绵城市研究院副院长王文亮及芜湖市排水中心谢磊、任自强在A1215会议室向校领导专题汇报校园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校领导张志宏、卢平、苏国红、郑健、程双四、凤权、周虹屏出席会议,办公室、国资处、建工学院、后保处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志宏首先感谢芜湖市相关部门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王院长团队和芜湖市排水中心暑期在烈日炎炎下,对学校进行多轮的实地踏勘和走访,将学校的实际需求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开展方案设计。指出要形成全员共识。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建设“海绵高校样板”,项目改造涉及范围广、时间紧、资金大,需要充分统一教职工思想,针对主大门两侧的景观改造要让教职工广泛参与,进行多方案比选;同时后勤保障处组织召开退休中高层领导及参与老校区建设前辈意见征集会,进一步完善改造方案。要找准核心。海绵城市改造的应有之义就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本次校园海绵化改造的核心就是彻底解决校园内部长期以来的积水问题,同时考虑校园内部环境提升和科普教育的功能。要细化方案。校园内部水系丰富,是学校一大宝贵财富,但水系整体循环不足,水质不高,本次改造需考虑让校内水资源“活”起来,提升校内水系水质;同时部分区域改造要结合交警意见,消除交通隐患。

卢平结合汇报方案指出,重点区域改造要协调统一。本次改造方案主要分7个区域共计19个点位,要注意后期迎检路线周边环境和重点打造区域的协调统一。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设计中要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方案的实用性,施工中要严把质量关,要结合这次改造将学校打造成国内最好的海绵校园之一。倒排工期争取项目、完善设计。针对改造项目时间短、任务重,后保处要按照验收迎检日期,倒排工期,细化各阶段任务,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改造。

会上,其余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结合方案分别提出宝贵意见,后期后保处在结合各方意见后,进一步完善改造方案,加快推进项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据悉,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水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充分发挥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通过植物吸收和土壤过滤,减少雨水径流,增加地表的雨水蓄渗能力,减轻排水系统压力,并通过铺设透水沥青和透水面砖材料,增加雨水渗透性,减少径流。

暑假期间,后勤保障处主动作为,积极对接芜湖市住建局排水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解决校园存在的排涝等问题、优化提升校园环境,会同专家前后十余次实地踏勘,形成初步改造方案,为争取改造资金、推进海绵建设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文:贺强;图:柴方松;审核:张开炳)

6月24日,学校爱国卫生与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图书综合楼201会议室召开。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出席会议,宣传部、学生处、研究生部、校团委、工会、保卫处、后勤保障处、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委会及各二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后勤保障处处长李敬华主持。

郑健表示,学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坚持以师生为中心,高度重视师生人居环境改善,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校园建设,希望全体教职工高度重视,站在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开展爱国卫生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属地相关业务部门指导下,实行“属地管理、统一协调、以生为本、预防为主”的工作原则,构建“学校主导、部门协作、师生参与”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依法科学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在结核病、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中都卓有成效。他要求,各学院、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勇于担当、各负其责、统筹谋划,严格落实学校制定的各项防控措施,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传染病防控责任体系,确保师生健康、校园平安稳定。

后勤保障处副处长卢学根汇报了学校传染病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步传染病防控工作打算。 

(文:戴丽华;图:魏倩;审核:张开炳、卢学根)


为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进学校后勤、基建领域法纪建设,5月21日在A104召开后勤、基建领域党纪学习教育暨纪法宣讲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健,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程双四,校纪委副书记、纪委办主任郭广春,巡察办主任纪天新出席会议。

郑健指出本次会议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纪学习教育的需要;是加强党风建设、党员廉洁从政的需要;是关心、爱护、保护干部的需要。会上他要求后勤、基建及相关领域的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解决“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的“三不”问题,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恪守底线,不越红线,从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训,不断提升政治觉悟和廉洁自律意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严格执行,忠诚履职,做到知行、知止,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明白人”,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

程双四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并以《明纪在心 守纪在行》为题讲纪律专题党课作纪法宣讲。他结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从“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学什么、怎么做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教育引导与会人员要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心,建设良好的家教家风,净化朋友圈、工作圈和生活圈,摈弃侥幸心理和看戏心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切实提高大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后勤党总支、国际工程师学院校区管委会党支部全体党员及资产经营公司所属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后勤党总支书记张开炳主持。

(文:魏倩、谢红翠;图:柴方松;审核:张开炳)


4月24日由后勤保障处、校团委、保卫处主办,校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承办的第十三届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总决赛在学术报告厅举行。

本届校园安全知识竞赛以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守护为主题,旨在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及校园安全知识,提高同学们安全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安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本次活动得到全校学生热情响应,参与学生共达2500余人次,经过预赛、复赛的层层选拔、激烈角逐,共有8组参赛队伍脱颖而出,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分为知识竞答和安全提案展示两大环节。第一轮知识竞赛环节包括必答题、抢答题两种形式,内容涵盖宿舍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比赛现场,选手们热情高涨,积极抢答,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与深厚的知识储备第二轮提案环节中,各组选手们通过PPT演讲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了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校园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建言献策。

后勤党总支书记张开炳在点评时表示,本次比赛现场氛围热烈,各组选手表现十分精彩。他以“满心欢喜”“提心吊胆”“满怀信心”总结参加活动和对于学生宿舍安全工作的认识,希望同学们深度融入“三全六专”实践,针对目前大学生宿舍存在的“抽香烟、拉电线、换椅子、挂床帘、打游戏、睡懒觉”状况,开展大讨论、大调研、大行动,树立“预防胜于救灾”“安全不容侥幸”理念,处理好“公共场所与个人隐私”“悠闲生活与吃紧功夫”的关系,真正做到“校园安全共担当,和谐生活同守护”,为自己、为他人创造和谐、文明、健康、安全的学习、生活、成长环境。


文:仇晶晶;图:校宿管会;审核:张开炳、李四军